• 主页 > 体育问答
  • 西藏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简介】庹慧杰,甘肃永登人,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民族新闻传播、和民族形象传播。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藏族电视媒体创新与影响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8BXW055);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自治区民族通用语言推广应用研究团队”性成果。

    【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农牧民中的普及率较低,使用频率较高。日常生活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较低,这对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常重要。人们对通用语言文字有相当大的热情,但也存在一些误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教材适用性低,教育培训力量薄弱。提高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要加大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力度,编写适合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藏双语教材。开展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创新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式长效机制,为农牧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山南;农民、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能力;建议

    介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包括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也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和提高工程和推广普及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指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建设强国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本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 “坚定不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数量。”提高普及程度,提高普及质量,增强国民语言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生活方式_不丹家庭日常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是西藏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西藏常住人口中,藏族3137901人,其他少数民族66829人,汉族443370人。城镇人口1303443人,占35.73%;农村人口2344657人。占比64.27%。从人口结构来看,农村居民将是未来西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重点群体。从历史文化看,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是藏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产业结构看,山南是农牧业并重的地区。据统计,2020年山南市农业产值6.77亿元,畜牧业产值7.46亿元。基于此,我们选取​​了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部分区县,对农牧民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农牧民在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地点及对象

    山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北与拉萨市接壤,西与日喀则市接壤,东与林芝市接壤,南与印度、不丹接壤。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54035人(截至2020年)。主要民族为藏族,其次为汉族,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等。今山南市主要有维藏方言、前藏方言等藏语方言,也有零星分布的苏龙语、崩儒语等。语言。

    2021年7月,课题组选取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措美县、浪卡子县进行抽样调查。具体调查村为克松村、志岗村、多若村、索朗村、热木那村(以上内东区)、卡珠村(措美县)、张达村(浪卡子县)。调查点均为藏族聚居村,共有64户、284人(见表1)。

    从职业角度来看,受访者的家庭成员包括农牧民、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等。本文仅研究西藏山南地区农牧民的语言使用情况。因此,扣除学生、教师、公务员、军人等群体,共有农牧民195人(见表2)。其中,克松村、多若村、索朗村、热木纳村为农业区,共114人,占农牧民的58.46%;志岗村、卡珠村、张达村为牧区,共有81人,占农牧民的41.54%。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1)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 (二)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文字,特别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 (三)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 (四)立足前三个目的,重点探索提高西藏山南农牧民民族通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助力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在西藏,农牧民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不懂汉语。为了避免因语言障碍造成的不理解或误解,本次调查没有采用自填式问卷,而是进行入户访谈。访谈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受访村民进行一一询问,了解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情况。

    (三)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1)家庭成员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民族、语言文字掌握程度、观看状况、阅读情况等。状态、微信使用情况等; (2)个人语言使用和学习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家人、邻居交谈时的语言使用、村里开会、市场买卖、医院看病、银行办理业务时的语言使用、学习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等。

    二、山南农牧民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家庭日常_不丹生活方式

    (一)山南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

    1、山南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国家语言能力是公民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交际的能力。它是一种多语言能力,包括母语(方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流。因此,就民族语言能力而言,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山南藏族农牧民目前主要使用藏语,部分使用民族通用语言。 。因此,藏语文水平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都涵盖听、说、读、写能力,具体包括藏语文水平、藏语文水平、普通话水平、汉字水平。根据掌握情况,语言能力水平可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和不好五个等级。我们将优、良、中等三个等级划分为通用范围。我们从语言文字的普及率来看语言能力。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家庭日常_不丹生活方式

    藏语的流行。从藏语掌握程度来看,共有132人为“优秀”,普及率为67.69%。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 (1)普通话普及率。从普通话掌握程度来看,“优秀”的共有86人,普及率为44.10%。 (2)汉字的普及率。从掌握的信息来看,“优秀”人员共有47人,渗透率为24.10%。据2006年公布的数据,21世纪初西藏自治区普通话普及率仅为16.10%。从本次调查来看,西藏山南农牧民的普通话普及率比以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在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看电视时的语言选择。除不看电视的5人和不知道家人是否看电视的5人外,185名农牧民受访者看电视时的语言选择如表4所示。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生活方式_不丹家庭日常

    从上表看,共有80名藏族农牧民在看电视时观看普通话节目,占比43.25%。这个比例与普通话的普及率大致相同。

    3. 微信中的语言使用。加上不使用微信的37人和不知道家庭成员微信语言用法的12人,总共有146人使用微信样本。微信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相当多样。这里用ABCD分别表示藏文、藏文、普通话和汉字。调查显示,西藏山南农牧民在微信中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有A、AB、ABCD、ABD、AC、ACD、AD、BD、D等9种情况。

    微信中,使用普通话的有28人,占19.18%,使用汉字的有31人,占21.23%。如果将ABCD、ABD、AC、ACD、AD、BD、D等使用普通话和汉字的7种情况加在一起,比例仅为28.77%。在微信中,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较低,不足30%。

    4、农牧民在家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下面对直接受访者进行分析。共有64名直接受访者,但只有62个数据有效。下面以这62个数据样本为分析对象。 (一)夫妻间的交往用语。 52 名有效受访者中,与配偶用藏语交谈的有 51 人,占 98.08%;与配偶说普通话的只有 1 人,占 1.92%。 (2) 与儿童的交际用语。 58名有效受访者中,有51名家长(占87.93%)与孩子用藏语交谈,7名家长(占12.07%)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在山南农牧区,藏语占家庭交流的绝大多数。

    5、村内农牧民语言使用情况。邻居之间交流时,62位直接受访者均用藏语交流;村里开会时,使用藏语的有54人,占87.10%;使用普通话的有8人,占12.90%。村里农牧民使用的语言仍以藏语为主,普通话很少使用。

    六、城镇农牧民语言使用情况。城镇中使用语言的例子包括市场、医院和银行。在这三种情况下,直接受访者的语言使用情况如表6所示。

    不丹生活方式_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家庭日常

    在城镇,山南农牧民使用普通话的比例普遍在50%左右,远高于其他环境。

    7、农牧民文字的使用。对于农牧民来说,书写是很少见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农牧民的文本使用情况,我们将文本使用背景设置为“签名”。 62名直接受访者手语使用情况如下:藏文手语37人,占59.78%;汉字手语25人,占40.32%。

    (二)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

    一、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这里,通过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和“是否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回答来判断农牧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书面语言。 62名受访农牧民的回答如表7所示。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生活方式_不丹家庭日常

    总体来看,西藏山南绝大多数农牧民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持积极、积极的态度。

    2、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有两类:一是官方出版的教材,如《汉藏文综合指南》;二是官方出版的教材,如《汉藏文综合指南》等。另一种是非官方出版的自编学习教材,如山南市藏语委办公室(编译局)编写的《汉藏日常语言学习教材》(2021年)和山南市藏语文委办公室(编译局)编写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教材》克松村委会。

    3、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如今,农牧民主要通过文化辅导夜校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夜校的师资主要是村工作队干部、乡村振兴专家和科技专家。总人数一般在4人左右。人力有限,重点培训对象是两个村委会成员。

    不丹的生活水平什么样_不丹生活方式_不丹家庭日常

    三、山南农牧民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山南农牧民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山南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 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为80.7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南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率低近37个百分点,差距依然巨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的主要目标。因此,提高藏族农牧民普通话水平和知名度任重而道远。

    2、西藏山南农牧民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人数很少,使用频率较低。这是山南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唐晶指出:“藏区农牧区人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遇到的主要问题中,缺乏适宜的语言环境、缺乏说话和交流的机会尤为突出。”

    三、广大农牧民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持赞成和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作用,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但一些农牧民干部群众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兴趣不高。人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一些误解。

    4、西藏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教材适用性较低。从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培训教材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材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大多注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入门教学,而忽视国家通用文字的教学;其次,教材不够系统、全面。对于缺乏汉语基础的农牧民来说,现有的官方出版的教材难度较大,常常被束之高阁,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教育培训薄弱。学校、媒体等社会力量很少参与教育培训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村工作班子干部、乡村振兴专家、科技专家主要负责对村委会成员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但对农牧民的培训却较少。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途径有多种。很少。

    四、山南农牧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建议

    结合山南农牧民的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高西藏山南农牧民的民族语言能力”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力度

    首先,向农牧民干部群众明确说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好处,增强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我们从农牧民切身利益的角度,明确阐释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创业竞争力、就业增收等的重要作用,让农牧民能够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言红利”。 ,赋予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

    其次,要向农牧民干部群众讲清楚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消除误解,提高学习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西藏各级主管部门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牧民干部群众说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语文的关系,使农牧民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二)编写适合藏族农牧民学习民族通用语言的有特色的教材。

    在充分考虑大多数农牧民会讲藏语的基础上,自治区教育厅、语委组织有关藏族科研院所和大学编写了适合藏族农牧民的汉藏双语培训教材,系统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材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内容包括汉语拼音入门、常用汉字、常用词组、会话等。普通话是用藏文拼写的,与汉语拼音相对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农牧民就会有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三)建立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相对稳定的训练队伍,增强训练强度。应增加更多具有汉藏双语能力的培训师。面向全市各级学校教师、乡村大中专学生、社会志愿者等进行招募,充实培训队伍,增强培训力量。参与对口援藏的省市、高校和有关单位也要把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纳入援藏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培训人员和人员。活动经费,切实增强培训所需资源。人力和财力资源。

    其次,培训要突出重点。除继续深化农牧区村(驻)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外,还要重点培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牧民,加大对农牧区青年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对牧区干部群众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训练强度。

    (四)创新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方式

    除了文化夜校外,还应增加其他形式的培训。比如,淡季聘请全市各级学校教师、电台主持人、回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到村委会进行现场培训;聘请区内外高校国语推广基地教师,通过对农牧民进行网上培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疫情防控等结合起来。

    (五)为农牧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环境。

    城镇各级学校教师、乡村振兴专家、科技专家、村(居)干部结对帮扶,帮助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了以中小学生为首的“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农牧民更好地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农牧民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可以利用培训教材和APP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村委会不定期组织国学经典朗诵、歌唱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专家、科技专家也要积极学习藏语文,藏汉族人民互相学习语言,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boyatc.com/html/tiyuwenda/716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