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症高发,问题解决疗法助力心理健康

    家庭日常干预_家庭干预技巧_家庭干预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加剧。随着家庭护理的不断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进入机构护理。现有研究表明(Simning & Simons,2017),疗养院老年人不同程度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在 15% 至 52% 之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很容易被视为“正常衰老”而被忽视,造成医疗延误,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家庭和社会护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抑郁症状是抑郁症的前驱状态。有效预防、早期识别、干预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助于减少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疗法(PST)是一种基于社会问题解决模型的心理干预(D'Zurilla & Nezu,1999)。国外多项随机试验表明,PST可以减轻老年人的抑郁症状(Erdley等,2014;Kirkham等,2016;Kristen等,2016)。然而国内针对PST应用于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调查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PST进行初步干预,探讨PST干预对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有效性,为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提供参考。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依据。

    家庭日常干预_家庭干预技巧_家庭干预的重要性

    本文包含两项研究。研究现状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上海市徐汇区5家条件、规模相近的养老机构内居住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有612名老年人参与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07份(有效率为82 .84%)。调查工具为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自编一般信息调查问卷。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检验水平α=0.05。主要结果:(1)上海市徐汇区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GDS-15≥8分)发生率为16.77%。 507 名受访者中,85 人有抑郁症状(GDS-15 ≥ 8 分),GDS-15 平均得分为 4.34+3.25。 (2)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机构生活满意度、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家庭支持自我评价、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身体疼痛、睡眠问题、认知功能、兴趣爱好习惯等9因素均与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p0.05)。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OR=0.91,95%CI=0.67-1。

    01)、机构生活满意度(OR=2.73,95%CI=1.80-3.96)、健康状况自我评价(OR=2.32,95%CI=1.57-3.98)、家庭支持自我评价(OR= 0.86,95%CI=0.81-0.9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OR=1.79, 95%CI=1.09-2.68)、身体疼痛(OR=0.93, 95%CI=0.79-1.96)、睡眠问题(OR=2. 47,95%CI=0.92-3.07)都是发生的影响因素老年人的抑郁症状(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老年人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周后对照组Mo CA总分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Mo CA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徐汇区养老院老年人抑郁症状水平处于同类研究结果的中等水平,应尽早开展筛查和干预。及时的方式。 (2)养老院老人文化程度低、机构生活满意度低、健康状况自评差、家庭支持自评差、日常生活能力差、身体疼痛、睡眠问题等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症状。 (三)养老院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功能较差;日常生活中的认知功能和自理能力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认知功能越差,自理能力越差,抑郁症状越严重。 。 (4)PST干预可以改善养老院老年人的抑郁症状。问题解决团体治疗的干预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实用性强,老年人参与度高。适合全科医生、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后在养老机构应用推广。

    展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boyatc.com/html/tiyuwenda/722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